全国各地创新举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2020-04-02 来源: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全国各地都已开启“两条线”作战,一些地方根据形势变化、企业困难动态,积极调整和修正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提升了政策精准度和实操性,值得我省借鉴参考。
一、通过精细管理推进企业有序复工
上海市鼓励各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实施分批有序错峰复工,对事关国计民生、城市运行保障必需的单位优先保障复工,对核心管理人员、一线熟练操作工人优先保障复工,对在手订单足、防控措施实的单位优先保障复工。温州市建立企业“白名单”,除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市运行等“四类”重点企业可在第一时段立即复工外,重点出口企业、上市企业、重点商贸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重点建筑企业等“白名单”企业可在第二时段优先复工。浙江德清成立医疗指导工作专班,加大对企业疫情防控指导,派出“医疗指导员”指导复工企业防控疫情,帮助企业科学防疫和复工。
二、推行特事特办提供灵活高效服务
上海市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便企服务作用,扩大“随申办”超级应用服务覆盖面,依托上海市“企业服务云”,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一批不见面审批事项落地。贵州省高效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利用“一云一网一平台”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采取网络、视频等方式开展项目评估评审,“不见面”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对确需提交材料原件的,提供电子材料件即可办理,待疫情结束后补交材料原件。贵州省还有序扩大告知承诺范围,凡涉及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的复产转产企业产品,对具备生产条件但因办理耗时长、暂不能提交相应材料的企业实行告知承诺制;在保障食品安全前提下,对生产粮食加工品、蔬菜制品、蛋制品、豆制品和销售预包装食品等低风险食品的,试点开展告知承诺。
三、开辟绿色通道跑出复工“加速度”
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五市“手牵手”,联合发布关于道路物资运输保畅保通工作的通知,通过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加强五市及下辖各市(县)、区交通管控(防控)组的沟通对接,统筹协调运输车辆在五市内道路通行,保障五市车籍地的货运车辆及五市有关政府部门核准的外籍车辆在五市高速公路出口及地面省、市际道路卡口快速通行,卡口查控人员复查驾驶员身份等信息,确认车上人员体温正常后,通过绿色通道予以放行,从而确保防控应急物资、重点生活生产物资等运输畅通,解决企业运输难等问题。泰州市启用泰企通企业电子通行证,加强复工企业管理服务,已批准复工和在产企业只要将相关信息登记、上传至工业复工信息管理系统,即可生成企业电子通行证,复工企业“一企一码”,用于企业交通运输工具在泰州境内通行验证,从而减轻检查人员负担、加快通行速度。
四、精准摸清企业需求确保政策落地
广东省在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开通服务专区和“绿色服务通道”,专门设计企业受疫情影响正负向模型,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或实现已发放贷款展期和续期。面向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广东省提出“三降三免一放宽”金融服务:“三降”是降低小额贷款和小额再贷款利率5%-10%,降低政策性担保收费至最高不超过贷款总额的1%,降低典当行续当费率1‰-5‰;“三免”是免再担保费,免不超过6个月的融资租赁租金利息和租金罚息,免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费用;“一放宽”是放宽优秀小贷公司杠杆率至净资产5倍。
五、运用数字科技手段支撑企业复工
浙江省采取“一图一码一指数”策略,实现精密型智控。“一图”,即疫情图,用红橙黄蓝绿五种颜色按等级区分各地区疫情风险状况,只有代表低风险级的蓝绿两种颜色的县,才鼓励推进复工复产;“一码”,即健康码,分绿码、黄码、红码三种,拥有绿码表示绝大多数人能自由流动,红码、黄码人员则需要进行必要隔离,健康码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生成,跨域互认、全省通行,从而做到全省范围内人员健康状况全面掌握;“一指数”,即精密智控指数,由管控指数和畅通指数构成,浙江省将精密智控指数作为KPI,对各设区市进行评价,做到各地区好坏一目了然。浙江省还依托国网浙江电力公司的电力大数据,对各企业进行“画像”,得出“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动态监测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截至目前,该指数已纵向覆盖浙江全省各地市、县级层面,横向涵盖信息传输软件业、公共服务业等十大行业分类。
六、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修复产业生态
广东省针对工业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需求,迅速组织省内优秀工业互联网服务商,首批打造了200多个应用于工业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战“疫”云产品,在疫情防控、企业生产、供应管理、安全服务等方面实现“四个确保”,助力企业运用高效、便捷、在线、协同的工作模式,降低疫情影响,截至目前,相关产品累计下载量已超过100万次,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0万家;发挥广东产业集群特征明显、产业链完整的优势,选择注塑、模具、装备制造等行业的10个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引导和支持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聚焦集群企业的整体需求,定制式开发相关产品及服务,推动技术、人才、金融、平台等资源衔接,解决产能恢复、供应链管理等难题,助力集群整体复工复产,并在其他集群推广。成都市围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需求,推出八大援企平台,打通恢复重建产业链配套环节,比如零部件协作配套援企平台在收到已开工、拟复工企业反映的急需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品需求后,在成都、四川范围内筛选目标企业,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安排专人专班跟踪跟进服务,直到问题解决。
七、借力区域协同实现人力物力共享
浙江省各地快马加鞭抢人复工,努力斩获30天以上无对手的自由发展期。杭州市通过包专列向疫情平稳地区组织企业员工返程复工,并且首批免费;嘉善县包飞机从四川把154名返岗员工,接到杭州萧山机场,通过巴士送员工直接抵达县企业,包机费用由县政府承担三分之二,企业承担三分之一;海宁市指导企业包车、包机、包专列接新老员工返岗,政府补2/3的路费;义乌市明确24小时在线接收企业复工申请,并由政府出面协调相关省份,组织专车、专列、专门车厢负责接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员工,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湖州市拿出1亿元专项用于企业复工复产,对企业新招员工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补助,对于组团20人以上市外人员到湖州就业的给予2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对企业统一组织到市外员工包车返回的,包车费用由政府全额补贴。